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桩底注浆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均大于未注浆的承载力,提高幅度在30%~60%;桩侧、桩底同时注浆,单桩垂直承载力提高幅度更大,达到了85%。
(2)桩底进入砂层越深,后注浆后单桩垂直承载力提高幅度越大。因此可以认为,当钻孔灌注桩进入砂层一定深度时,采用后注浆效果更佳。
注浆后单桩垂直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与桩底和桩侧土层性质关系极大,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在北京地区10m左右的短桩,当桩底进入中粗砂及砾石层时,采用桩底注浆工艺后,其单桩垂直承载力可提高70%~200%;福建地区桩底进入砂层的60m长桩,在桩底注浆后承载力可提高80%~90%;天津地区桩底进入粉细砂层的40~60m中长桩,在桩底注浆后承载力可提高20%~40%。所以说,在砂层区,采用桩底注浆工艺,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于后注浆法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1、压浆管和出浆口
实践表明:压浆管宜用镀锌钢管或黑铁管,直径可采用Φ2.5cm或Φ3.0cm。对于超长桩,考虑到管内摩阻力对压力的影响,可考虑采用Φ3.0cm或Φ3.8cm。出浆阀以单向截流阀为佳,实践证明采用该出浆阀后注浆成功率达96%以上。
2、注浆压力、速度
从理论上讲,只要浆液能注入土中,易用低压、慢速注浆,这样可以让浆液在桩底或桩侧较均匀渗透和缓慢刺入,以得到**佳加固效果。
3、注浆部位
在桩底注浆,出浆口宜埋入桩底以下土中的一定深度,一方面可避免出浆口被水泥浆包住,同时也可以让水泥浆充分加固桩底沉渣或虚土。对于桩侧注浆,出浆口宜选在砂性土层,因为在该土层桩的摩阻力损失**大,对该部位进行加固效果**好。
六、结束语
根据部分工程钻孔灌注桩注浆结果及分析,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1、后注浆法是提高钻孔灌注桩垂直承载力及减小承载力离散性的一项有效措施,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经过注浆后的桩其沉降量较未注浆桩要小,对重要工程中单根钻孔灌注桩的基础,注浆尤为必要。
3、有些工程因建筑物需要,设计桩长达到60m,甚至更长,进入砂层很深,这些桩在施工时承载力离散性较大,若适当采用注浆方法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同时既可以缩短桩长又可以减小沉降,为工程节约费用。
本文来源厦门市杏林建设开发公司,由湖北中桥科技灌浆料,压浆剂网站整理发布